擂鼓镇,一个灾区的尴尬转型

2009-05-05 04:15 阅读(?)评论(0)
5月2日 星期六 晴

昨天从北川老县城出来,路过擂鼓镇,一个明星义演正在路边进行,人群拥挤,几乎堵住了通行的车辆。

今天在擂鼓镇逗留一整天,这本是一个不知名的小镇,现在因为板房区而成为灾区旅游必去的一个地方。

对于不在灾区的人而言,可能会对这种“灾区旅游”很愤怒,认为这是对死者的亵渎,但是,这里的村民是欢迎的,因为如果没有这些好奇的游客,他们的生活会更艰难,在活人的生计都成问题的时候,去讨论死者并不合时宜。

无论是政府官员,还是普通百姓,大家讨论的焦点,都是如何活下去,更好的活下去,离开板房,离开救助,离开输血,开始能够自我造血。

但政府官员和普通百姓,对现状和未来,听起来不是很一样。

罗桂珍,一名住在板房区的50多岁的中年妇女,把分来的板房腾出一间来改成了小卖部,但买主都是板房区灾民,只能赚到很少的钱,她还给镇上的一个羌绣厂绣羌绣,从那里领取原材料,回家加工,一副约70厘米长,30厘米宽的绣面要花五天,厂里审核后会给她50元钱,她有着相当严重的颈椎病,这种病不适合绣花这样的工作,但她别无选择。


地震前一年,她和老伴刚刚建起了一座房子,借债两万元,地震过后,成为一片废墟,她家的庄稼、树木、猪,这些所有的生活来源,都没有了。

“不想要钱,不想要外界的帮助,要打工的机会,要赚钱的机会,要自己能够过活。”在关上摄像机后,她说。

但胜利村党委副书记席成友,并不认同她的这种说法,他认为,这些村民没有说真话,他们的真心想法是,还回去种地、盖房、养猪。

“但这种生活永远回不去了,不可能再有的。”席斩钉截铁地说,村子没有了,庄稼没有了,那么多村民集中在一起,根本没有那么多庄稼地可以利用,就算种上了庄稼,这些人也无法富裕起来。

席成友说的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,这些板房区就建在农田之上,本来田地就不多,现在更少了。

席成友在当村副书记之前,是当地一个成功的企业家,自称资产有数千万,地震后临危受命,担任村副书记,决心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,罗桂珍供职的羌绣厂就他在灾后办起来的。

席成友的想法是,通过地震,通过擂鼓镇在地震积攒起来的名气,完成擂鼓镇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的转型。

所谓第三产业,就是羌寨旅游,这里是羌族聚集地,但数百年来,大部分人已经丧失了羌族的传统,羌绣和锅庄,这两个重要的羌族传统,擂鼓镇上的人基本都不会。

他不认为这是个问题,“只是几百年来的汉化太严重了,我们要恢复和重建民族传统”,他从外面聘请教师教本地人羌绣,一开始没有人参加,他甚至要付学习者误工费,而且他不光让外面来的老师教手艺,还教羌族的历史这些理论知识,参加文字考试合格后才能加入羌绣厂赚钱。锅庄舞,没有人跳,他把村办企业股份化,家里有一个人愿意跳锅庄的,才能分到股份。

现在,每晚上7点,都会有人擂鼓镇新建的广场上跳锅庄舞,人们是快乐的,席成友说,这就是他的目的,一方面恢复传统,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心理重建。无论吸引游客的目的是否能达到,这些跳锅庄的人起码开始找回自己的快乐。


这是两个版本的未来,无论哪个未来,都有漏洞,在一个外来者看来,这种所谓羌族旅游,像极了各地的假人文景区,但我更倾向于相信这个官员,事实上,我对他充满了敬意,在村民为眼下着急的时候,这个先富起来的人想得更远,他已经有数千万资产,在中国的乡村社会,他已经到了不缺钱的地步,生前身后名可能是比更多的钱更重要的事。

……
花絮
花钱,是一个很有罪恶感的事情,但在灾区例外,每一次花钱,我们都觉得自己为灾区做了贡献。

  最后修改于 2009-05-18 14:53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该日志已被搜狐传媒博客群录用:http://blog.sohu.com/news/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